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> 第四百六十四节 英国态度的转变

第四百六十四节 英国态度的转变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虽然局面看似被动,但主要是俄国的领土太大,调动又向来不是俄国的长项,俄国人并没有将初期帝国的行动看作不利局面,而是在加紧动员軍队,战前俄国的三十万常备军,显然不足以应付这场战争。

沙皇的参谋部认为至少应该动员一百万以上的軍队,从中古逐步遣返的战俘,成为一支不需要动员的现役部队。他们不但年龄合适,而且过去的就是成建制的部队,尽管战争中被俘,可大都经历过数年战争,战斗经验丰富,军官和士兵甚至都是现成的,拿起武器就能战斗。

因此从中国遣返的俘虏,迅速被武装起来,奔赴前线。这些可怜的人儿,刚刚摆脱了苦役,就又进入了地狱。

俘虏主要被派去了南线,用来跟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軍队作战,俄军的战术是,先集中主要兵力打垮相对比较弱的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,然后集中主力跟顽强的普鲁士决战。

敢于做出这个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俄国海军在黑海占据了压倒性优势,在跟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联合海军作战中取得了完胜,基本上歼灭了两国舰队。

俄国的国力加上军国化的背景,让俄国人的軍队建设向来很重视,上次战争中,俄国的黑海舰队基本上覆灭,但之后俄国迅速重建了海军,而且他们利用了最新技术,在黑海组建了一支以八艘5000到6000吨级的铁甲舰为核心的舰队,在波罗的海俄国海军舰队更是多达20艘铁甲舰,单论规模在欧洲仅次于英法。

取得黑海制海权之后,俄国人认为,配合陆军,他们将可以向敌人境内发动反攻。一方面他们要先解决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奥斯曼軍队,一方面向多瑙河下游进发,甚至最后向巴尔干地区进发,这一路他们早就熟悉了,历史上跟奥斯曼帝国打了多少回了,不出意外,俄国将再一次取胜。

大的意外没有,只是俄军竟然一时之间无法攻破奥斯曼軍队的克里米亚防线,但却成功的将奥地利軍队赶出了乌克兰,战线推进到了摩尔多瓦公国境内。在波兰战线上,跟普鲁士軍队的华沙战役还在进行,双方都不断加强兵力,普军包围华沙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十万,俄军增援波兰的兵力只有三十万,一时之间解不了华沙之围,但普鲁士短期内也无法攻破华沙。

跟中国一样,英国人是保持中立的,但态度上渐渐发生了变化。他们觉得,俄国似乎得到了中国的支持,又是联姻,又是释放俘虏,还从占领区撤军,一切迹象表明,俄国跟中国之间似乎没那么简单。在秘密外交盛行的时代,英国不由怀疑两国间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。

英国不由得联想到沙皇政变之前的出击,当时中国也是多方面表示支持俄国,最后沙皇吞并了半个波兰,又从奥地利手里抢走了奥属波兰和西乌克兰等地。外交界判断是中国皇帝受到了沙皇的愚弄,但时候又没有采取报复措施,一直就让人很奇怪。

英国外交官,虽然没有什么天才人物,但大多是十分合格的专业人士,他们早就感觉到了蹊跷,如果说偶尔一次的话,还能用俄国的战略欺骗来解释,但两次的话就不好解释了,至于联姻问题,如果中国不想在这场战争中支持俄国,他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刻接受联姻。

英国找不到中国支持俄国的任何合理理由,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,就是中国希望看到俄国强大,尽管这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根本利益。但如果一个强大的俄国,扩张方向是向西方的话,中国受到的损失是最小的。英国人认为坚信自己的判断,那就是中国的战略是推动俄国西进,向西欧方向扩张,从而化解俄国向东的压力。

根据这个判断,英国觉得风险很大,对英国来说,欧洲大陆最大的风险就是出现一个绝对的强国,不管是法国还是俄国,都会对英国造成威胁。哪怕是在跟中国进行全球争霸的大背景下,欧洲大陆上的强权,依然永远都是对英国本土威胁最大的势力,是有必要加以遏制的。

俄国渐渐在乌克兰方向占据优势,奥地利軍队规模不小,但跟俄国相比差距很大,而且民族组成杂乱的奥地利軍队,始终存在一个战斗意志不够坚定,指挥相对混乱的情况,哪怕这是一次民族战争,也只能激发奥地利軍队中的德意志士兵的意志,对其他族群的士兵,反倒是削弱的,他们会认为这是德意志民族跟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战争,而奥地利军队,尤其是多瑙河一带的驻军中,却大量存在斯拉夫人士兵的情况。

英国判断,奥地利有可能战败,至于奥斯曼帝国,英国判断基本没有什么胜算。一旦南线战败,北方的普鲁士肯定是独木难支,依靠区区一个普鲁士,是不可能跟强大的俄国单独抗衡的。

英国渐渐开始支持普奥一方,这个支持当然不可能是参战,甚至都不可能派出海军封锁俄国海岸,能做的也只是提供一些财政上的帮助,由于恪守中立,英国也没有给予普奥军费援助的可能,但英国可以帮助普奥融资。

战争打的就是钱粮,尤其是这种动辄百万的民族战争,短时间内各国还能依靠本国的财政支撑,一旦时间拖延,必然需要大量的融资,这种靠融资打仗的情况,在欧洲已经出现了几百年了,最后都是更有钱的一方获胜。

因此英国政府开始默许普鲁士和奥地利在伦敦市场上发行债券融资,俄国的借款要求则被拒绝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